从“大红花天团”到“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记语言文学系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师团队
发布时间:2023-11-15 浏览次数:0次
从“大红花天团”到“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记语言文学系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师团队
她们是执着的教育追梦者,用汗水谱写着教育事业的华彩乐章;她们是学生发展的引路人,让众多学子奋发图强,实现理想;她们或婉约或豪放,却都惊艳了幼专的时光。她们在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不凡。她们的样子,就是教师的样子。
——题记
2020年的教师节学校召开了庆祝第36个教师节表彰大会,小学语文教研室的全体教师接受表彰,老师们带上鲜艳的大红花在博爱园留影,从此,“大红花天团”成为语文组老师们最引以自豪的称谓。老师们还自发设计了语文组专属表情包,遇到困难的工作,大家会用“大红花天团yyds”来自励,团队攻坚取得了突破,大家也会用“语文组式优秀”来相互勉励。2017年至今大红花天团主持研制国家级教学标准;2021年,大红花天团成功立项“河北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022年,大红花天团立项“河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顺利通过河北省教育厅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2023年大红花天团获评为“河北省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几年来,大红花天团的老师们乘着幼专这艘巨轮,一起乘风破浪,满载希望、扬帆远航。
一、高质量党建是引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
语言文学系共有专兼职教师39 人,其中党员教师21人,占比53.8%,教授3人、副教授15人,占比46.2%。35岁以下青年教师10人,党员6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占党员总数的31%。系部的教师队伍呈现出专家型教师占比高、青年教师素质强的特点。结合系部教师队伍特征,语言文学系教师党支部自2019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支部,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党员落到支部,努力使教师党支部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师生、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按照“五双一融合”的党建工作机制,即“党建的高质量发展引领业务的高质量发展”的双发工程、教师党员亮身份、亮责任的“双亮工程”、把青年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名师的“双培工程”、党小组建在专业群上,党员责任岗、示范岗建在攻坚项目上的“双建工程”“必发365带头人兼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实现双向提升”的双带头工程,持续深入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构建具有系部特色的“135”党建工作模式,即“创建一个“星光领航”党建品牌,坚持三个文化聚焦,实施五大领航工程”多维度立体化彰显党建力量。经过几年的培育,打造了一支“讲政治、有情怀、严律己、善创新、高素养”的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她们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不断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坚持师德立身,是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一)建树形象,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大红花天团的老师们一直在教书育人的事业上,践行师德。她们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立足石家庄,面向河北省,重点服务县、镇及农村小学,打造国学教育特色,助力乡村振兴。广泛开设了《国学精粹》《茶艺与茶文化》《汉语基础》《中国文学》等国学特色课程,推进了非遗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探索高水平文化主题研究。老师们将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作为教师建树形象之本,教师带头诵读经典诗文、体味传统节日。带领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把握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个人的道德品质,以先进思想、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不断为大学精神注入新能量,做弘扬中国精神的楷模。2017年以来,累计20余人次获得河北省师德标兵、石家庄市优秀教师等省市级荣誉称号,多人次获得“优秀党员”荣誉称号。
(二)践行师德,多维度立体化落实立德树人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红花天团的老师们以师德护航、注重师能提升,她们敬业勤奋的精神风貌,是学生最好的榜样。结合专业特色,凝练出“崇德、笃学、博雅、致用”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特色培养践行立德树人。一是注重思政综合育人,教师以课堂为阵地,带领学生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精神。二是注重传统文化育人,成立传统文化社团“耕读社”,开展“博爱园里的二十四节气”“科学种植”“国学特色毕业典礼”等创新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民族认同。三是注重生态美育育人,贯彻落实“三全育人”总要求,通过课程建设、特色实践、基地建设,引领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践行美,形成高校美育新格局,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四是注重劳动教育育人。立项石家庄市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石家庄市劳动教育专项课题《高职院校传统文化课程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深研西柏坡精神、塞罕坝精神、太行精神,多措并举推进以劳动教育为支点的实践创新活动。
(三)守正创新,以重点项目突破助力学校高水平建设
大红花天团的老师们以团结向上的力量,勇立潮头的勇气,不断寻求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的新突破。2022年9月,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简介面向全国正式发布,这是必发365手机版专业简介、教学标准研制的重要成果。为必发365手机版赢得了良好声誉,体现了必发365手机版国标研制团队的专业水平;2022年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认证取得新突破,接受了省教育厅专家组对小学语文教育专业师范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摸底调研,并顺利通过省级评估。彰显了必发365手机版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突出成绩;国家级实践创新项目申报取得新突破。成功立项教育部职成司社区教育“能者为师”实践创新项目三项,以国家级项目申报立项、建设实施为抓手,开展专业教师服务社会的多维度、立体化社会服务行动;河北省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取得新突破。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鼓励教师积极考取1+X证书,根据省厅最新认定结果,双师型教师占比72.7%。标志着必发365手机版“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新发展;“黄平安儿童戏剧大师工作室”入选河北省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取得新突破,以大师工作室建设为契机,推动了非遗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创新,丰富了师德师能培养路径;专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建成小学语文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4门在线精品课程,其中“儿童文学经典导读”2022年评为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入选“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在智慧职教、学习强国等多平台运行;建设数字教材三门。
三、培养团队精神,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强大动力
(一)国标研制,练就高标准完成工作的本领
如果说,是什么成就了大红花天团,是团队成员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团结奋进、守正创新”的团队精神。从2017年开始,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几位骨干教师承担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简介、教学标准的研制工作,今年暑假又承担了职业教育本科试点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简介的研制工作。国标研制属于全国首创,对于规范全国同类院校专业办学意义重大。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她们曾经南下徐州、四上北京,全国各地广泛调研,整理了数万份调研数据,撰写了数万字的文字材料。几年高标准的国标制定,使她们学会了高站位大格局看待工作,练就了团队高效率团结协作、高标准完成工作的本领。养成了及时关注国家政策的习惯、认真学习文件的习惯,深入思考的习惯,形成了困难面前不畏惧,挑战面前不退缩的工作精神。
(二)青蓝工程,实现教师进阶式职业成长
2019年开始,因为专业建设的需要,学校通过英才入石计划、公开招聘的形式,先后引进了7名优秀的青年教师加入语文组的教师队伍。这些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内外一流高校的教师们,素质高、能力强,蓬勃向上、锐意进取,这些美好的青春力量,带动了专业教师队伍发展的良好态势。现在语文组这支正青春的团队,通过青蓝工程,几年来扎实开展团队建设,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将每位教师的常态教学策略,整理归纳为教师群体合作的项目,为专业教师搭建创新担当的平台,把“常态自觉”转化为“项目合作”,实现集体智慧的升华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形成了专家型教师规划引领,骨干教师项目合作,青年教师跟岗成长的阶梯形进阶式发展态势。使教研团队的价值追求成为教师发展的动力,吸引教师在必发365团队中积极追求、焕发活力。
(三)保持热爱,形成共同的目标追求
有人说,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样东西,一个是价值感,一个是归属感,价值感来自被肯定,而归属感来自被爱。培养团队精神,建设一支优秀的团队,就要让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归属感,获得价值感。要找到专业发展的共同兴趣点,然后保持热爱,共同追求,不断努力。
语文组的各位老师,就是一群这样的人,她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大学教师的职业,热爱石家庄幼专,热爱自己的学生。她们用热爱点亮教育前路,用热爱化腐朽为神奇。她们坚持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发挥专业优势,大胆开拓创新。积极响应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主旋律,与实践基地小学、同类高职院校开展校校合作,成立虚拟教研室,开展小学名师进课堂系列活动,涵盖儿童阅读、家庭教育、劳动教育、美育等当下社会教育关注热点, 形成了“厚植文化传承,多元并举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团队成员共担风雨共享虹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形成了“教师队伍良性成长,教学成果层出不穷”的教改局面。
四、设计有温度的育人环境,形成鼓舞师生奋进的精神力量
创设触动师生心灵的文化氛围,设计有温度的育人环境,大力促进师生参与系部文化建设的自信心。独具特色的系部文化,可以增强师生对学校、系部校园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成为引领和鼓舞全系师生奋进的精神力量。
(一)提炼传统文化元素,涵养师生精神血脉
注重整体环境文化创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特别选择了大学、中庸中的核心精华;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体现;论语、孟子、礼记中的名句名篇;古今教育家名言。使学生浸润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明古今之变,究教育之道,让中华文化独到的理念、智慧、气度和神韵成为植根于师生内心深处的精神血脉。
(二)打造特色环境文化,增强师生文化认同
结合专业群“崇德、笃学、博雅、致用”“师范气质”人才培养目标,由教师团队撰写饱含深情的《告学子书》,张贴于一楼廊道,时刻警醒学生规范言行、勤习诗书、团结向上。同时,学生撰写《幼专赋》上墙,面向学生征集廊道文化标语,“爱上文学,从春到东,从叶落到根生”“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春日的阳光,手边的诗集”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热爱学校、热爱语言文学系的情感。结合学生三笔字书写技能实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语言文学系”系名征集,掀起学生苦练软笔书法的高潮,激发学生参与系部文化建设的热情。
(三)建构专业特色品牌,大力提升培养成效
设计实施“有宽度、有厚度、有持久力”的特色教学活动,并使之形成本系部的品牌。比如系里每年开展的“悦意校园 儒雅幼专”教学成果展,就是专属品牌,旨在为学生搭建展示技能和才华的平台,让语言文学系成为学生们经典诵读的舞台,吟诗作赋的殿堂。做到“朗朗上口文章在,处处吟出春秋歌”;还有“美成在久”书法展品牌。美成在久一词,取自庄子。意思是世间美好,必经时间积淀、功夫打磨,方臻至善。展出来的作品是功夫所成,提示展出作者和观看者,只有下足功夫才能日有所进;“博爱园里的二十四节气”项目也是我们的独有品牌。以节气古诗词、节气书法、节气诵读、创意汉字、节气美食等活动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奉献独属幼专的节气记忆;还有“星光计划”系列讲座品牌,尊重和整合教师的专业智慧,以微光聚星海,培养种子教师,助力乡村教师培养。有了这些品牌,可以促进教师、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形成一种持久的向心力,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全年建设与之相关的课程内容,进尔厚积薄发,积淀形成专业特色。
五、建树教研文化,促进教师队伍的和谐发展
(一)注重教研室主任培养,树立榜样型示范标杆
教研室主任是学校的专业带头人,她们的素质、眼界、格局能够直接影响一个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学科文化。可以说,教研室主任是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护航者和掌舵人。
教研室主任要研究当下、着眼未来,要有“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的远见、担当,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责任和胸怀。还要让每一位教师减压、提效、幸福工作,快乐生活。教研室主任就是团队的灵魂。
系里的李静老师是必发365手机版最优秀的教研室主任之一,她被组里的老师们称为“不停旋转的小陀螺”她靠扎实的专业水平服人,靠优秀的教学成绩带动人,靠积极的工作态度感召人。
(二)建树“民主、合作、竞争、和谐”的教研文化
教研文化的创建离不开教研室主任的精心打造。因此,她的业务水平、组织才能、合作精神、思想境界、人格魅力等会直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直接关系到教研组内能否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团结协作;关系到全组教师是否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大红花天团的教研活动是优质高效的,她们严格落实学校的中心工作,紧跟学校发展步伐,主动学习、自我加压,把学校高质量发展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相结合,她们精诚团结,忘我工作,热爱生活,家庭幸福。除了认真开展学校每周一次的常规教研,她们也以充满教育情怀的特色教研,凝聚人心。如:穿上旗袍的激情朗诵、博爱园里的春日合影、完成一次大项目后的集体爬山、小学校园里的联合教研、虚拟教研室的持续建设等等。通过老师们的集体努力,建树了“民主、合作、竞争、和谐”的教研文化,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大红花天团的老师们能够入选首批“河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对于她们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她们深知荣誉与责任并存,她们将深入学习弘扬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精神;学习他攻坚克难,创新创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可贵担当;学习他知行合一、甘于奉献的优秀作风。淡泊名利,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贡献。
(供稿部门:语言文学系 撰稿人:张永梅)